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 宋燕
2月23日,魏微长篇小说《烟霞里》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广东省作家协会和《文艺报》联合主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主持。
魏微在文学创作上成名较早,她的《化妆》《大老郑的女人》《一个人的微湖闸》等作品都至今仍是当代文学经常讨论的重要作品。她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等文学奖项。魏微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但对自己的创作一直持有很高的要求,这不仅表现在文字的锤炼上,也体现在她人物的品格上。魏微笔下的人物无论身份多么卑微,人生的境况多么艰辛,她总能赋予这些人物某种尊严,这使魏微的小说整体呈现一种高贵的气质,从而传达出某种文学应有之义。
《烟霞里》是魏微积蕴十多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以时间为经线,以主人公田庄的经历为纬线,用编年体的方式,逐年检视和回顾了一个女人繁茂又寂静的匆匆一生。作为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主人公走过的人生之路,也与整个国家在这四十多年中的发展变迁同步。流淌在《烟霞里》中的这一段生活,曾经并且依旧深刻影响我们每一个人。
小说在创作阶段就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2022年在《收获》杂志发表,2022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先后入选“腾讯好书”1月榜单、《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南方周末》2022年度好书推荐、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度20大好书”等榜单,三次加印,销售入围当当新书总榜前十,实现了口碑与市场的双赢。
阎晶明在讲话中指出,《烟霞里》使魏微从“好作家”变成了一个“大作家”。她在小说中,用编年体的方式把小人物裹挟在大时代的风云际会里,实现了小人物与大时代的直接对话。这些人物虽微小,但活得都很坚韧,也都很努力奋斗,身上有活力。这些人物,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很普通的人,但是他们并不愿意苟活,不愿意只满足于吃饱喝足,所以他们的精神和情感总是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中,而且每个人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反思能力,这是《烟霞里》这部小说独特的魅力。
李红强表示,《烟霞里》是人文社2022年重要收获,作品出版后被称为“70后”“80后”“90后”的成长编年史。小说从1970年写起,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贯穿在一位普通女性40年的生活中,我们共有的记忆、曾有的体验,甚至曾经的梦想、凡俗和平淡都在魏微的文字里展开。“烟霞里”这三个字所包含的意境、想象和苍凉,几乎形成一种烟霞里式的美学。《烟霞里》代表魏微创作的成功突破,也代表“70后”作家为文坛奉献的一部重要力作。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监事长孟繁华指出了《烟霞里》对于魏微创作的深远意义,《烟霞里》写一个人的成长史,但作家把个人与1970年到2011年中国四十年社会变革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个人成长的方式把时代四十多年的发展变化呈现出来,这是很考验功力的。魏微曾感同身受地表示《烟霞里》之于她就像《呼兰河传》之于萧红,一生只为写这一本,以前的中短篇写作都可以算为《烟霞里》做准备。一个“心里住着萧红的魏微”应该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