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颐和园、北海公园、避暑山庄……以皇家园林、皇家宫殿主题的120余幅优秀摄影作品,在位于保定易县的易LIFE·田岗 YI美术馆展出。据悉,世界遗产影像学·皇家园林和皇家宫殿摄影文化实验项目成果巡展,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此次展出从8月21日持续至8月30日。
▲故宫听雪【故宫】摄/赵萍
▲总把江山入画图【颐和园】摄/徐振国
此次摄影作品涵盖故宫、颐和园、北海公园、圆明园、避暑山庄、天坛等多个皇家园林及皇家宫殿主题。透过影像,观众仿佛置身故宫太和门广场,可感受“金水贯乾坤,太和观宇宙”;若泛舟于北海,静观碧照楼,体会“太液秋风正好看”;似亲临颐和园、慈宁宫,把握历史脉搏,触摸文化遗产的肌理……
▲金水贯乾坤 太和观宇宙【太和门广场·故宫】摄/吕莹
“世界遗产影像学”摄影文化实验项目由北京国际摄影周和中艺文旅合作创立,导师为著名摄影家梅生。其带领两批、20位研究员分别成立项目组——2018年以“皇家园林”为主题创作,2019年以“皇家宫殿”为主题创作,以“一本书、一个展览、一个论坛”为学术结果完成摄影文化学术实验项目。
▲太液秋风正好看·碧照楼【北海·琼华岛】摄/郁青峰
▲泽被苍生【颐和园·东堤】 摄/范炳远
用影像学的体系方法拍摄世界遗产,与其他拍摄有何不同?世界遗产影像学专家梅生表示,世界遗产影像学以“文献性、学术性、艺术性”为评判标准,比如拍摄某个世界遗产建筑,就要把其造型、结构、材质、工艺、文化内涵拍摄出来。“对于文化遗产的这些特性,语言与文字的表达往往‘不尽人意’,而影像学则能提供一个更完整、更精确的表达。而且当今信息化社会中,影像也是更利于传播的。”梅生说。
▲慈宁宫匾额【慈宁宫花园】摄/苗金弟
▲深宫杏花春 摄/王蕊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杨越峦,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汪素芳,世界遗产影像学摄影文化实验项目导师梅生,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李峰,易县文化和旅游局主任科员王江山,保定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闫晓丁,保定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康,保定市易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张学明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据悉,巡展已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上海老相机摄影博物馆举办,保定易县田岗艺术中心已是巡展的第三站。YI美术馆位于田岗艺术中心酒店内,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这里实现了都市人对乡村的多元定义,为中国家庭提供美好乡村微度假体验,让生活真实、健康、愉悦、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