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艺术网讯(通讯员 彬子)6月23日至26日,中国国家画院著名国画家李晓柱带领其工作室画家一行5人,到赞皇县嶂石岩风景区开展写生活动。写生期间引来不少游客围观,成为嶂石岩景区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李晓柱教授
据了解, 李晓柱教授是河北籍当代著名画家,河北任丘人。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研究员,荣宝斋画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授,中国写意画研究院院长。其中国画作品十一幅分别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其中1989年创作的中国画《白洋淀的船》获“首届中国风俗画艺术展”一等奖;1997年中国画《欢乐家园》获“建军七十周年全国美展最高奖”;1997年中国画《神州大花园》获“全国首届人物画展优秀奖”;1998年 中国画《游园图》获“韩国第11回国际美术大展”金奖;1999年中国画《边陲白杨》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 2004年8月中国画《欢乐园》获“全国第二届人物画展”优秀奖;2005年李晓柱教授获得首批国家颁发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李晓柱教授的中国画《快乐的果园》
李晓柱教授的画集《又见桃花》
李晓柱教授非常重视走进生活的写生活动,也非常重视带领学生一起写生,让艺术创作植根于深厚的社会实践之中。在写生中一向坚持自然放松、意象表现的审美思想,经常带领工作室成员通过多视角、多种方法的不断尝试,寻找契合当地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形成个性鲜明的笔墨语言。
座谈会后,李晓柱工作室的画家与闻章、梁勇合影留念
此次李晓柱教授深入嶂石岩景区写生,就是用中国画艺术表现燕赵绿水青山,反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河北实践,彰显艺术创作的当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在写生过程中,邀请著名人文学者梁勇先生陪同画家们深入探访嶂石岩传统村落的石头民居和嶂石岩地貌的绿水青山,对嶂石岩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做了介绍。并一起参观中国最古老的刻石“坛山石刻”吉日癸巳刻石纪念亭。
马威教授妙笔描绘绿水青山
本次写生之旅为期4天,嶂石岩镇的独特地貌给画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晓柱教授表示:“这次写生活动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不仅亲身感受到嶂石岩地貌区绿水青山的自然魅力,也深入体察太行山区的人文风情,必将对下一步的创作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此次随行的画家中,中国美协敦煌艺术创作中心专职创作员、乌兹别克斯坦科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马威,其美术作品数十次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各项展览中获奖。多幅作品代表国家在国外多家美术馆展出,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发表于国内各大学术期刊。出版十余种个人画集。还有来自四川成都的画家辜毅和湖南怀化学院的青年美术教师李玥都,都是第一次慕名来到嶂石岩地貌的命名地写生,深深地为嶂石岩的奇秀山水所吸引。
青年画家靳志强随李晓柱老师一起写生
“通过这次写生,对嶂石岩地貌和嶂石岩的绮丽风光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创作《嶂石岩晨曦》的画作提供了更坚实的实践基础。”河北藁城籍青年画家靳志强说到,他是李可染青年画院的画家,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类美术作品展和中国画展,这次跟随李晓柱老师到嶂石岩写生,深深地被嶂石岩的红崖峰丛而倾倒,为太行山的雄奇所震撼。前不久受邀为省会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创作《嶂石岩晨曦》大型国画。
此次写生,正是京津冀地区酷暑高温最热的时节,河北很多城市高温达到40度以上。李晓柱工作室的画家们,在写生的同时,亲身感受嶂石岩到避暑的惬意,享受到嶂石岩山区民宿的特色美食,也收获了太行山风情的浸染。李晓柱教授表示,以后每年暑期都要带学生到太行山区进行社会实践,在写生中感受扶贫攻坚的成果,体悟太行山的魅力。
据悉,著名作家闻章先生作为沧州籍的文化名人,与李晓柱教授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不辞辛劳,亲赴嶂石岩与李晓柱教授和各位画家座谈,纵论中国画创作的心性与美学境界,解读沧州籍著名画家李晓柱教授国画创作的守正与创新精神,提出了许多有趣又新颖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