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丝毯:一丈毯 千两丝

2021-10-09 11:14:31 来源:新华网

黄晶蓉(右)在天水丝毯织造车间里和工人一起编织丝毯(4月12日摄)。

 天水丝毯以优质蚕丝为原料,经过图案设计、染色、捯线、雕刻等20多道工序纯手工制作而成,毯面精美华贵、柔软耐磨。天水丝毯采用“8”字扣抽绞打结与裁绒技术编织,制作难度高、耗费时间长,制成的丝毯表面因呈现特殊的质感被誉为“东方软浮雕”,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49岁的黄晶蓉是天水丝毯织造技艺的传承人之一。1990年,她从工艺美术专业毕业进入天水新天丝毯有限公司开始从事丝毯织造,她所在的这家企业也是目前天水丝毯织造技艺唯一的传习所。

“天水丝毯从雕刻、壁画、绘画、书法中汲取了营养,经过数代传承人的努力,让丝毯呈现出精致的细节与细腻微妙的色彩变化,这正是天水丝毯的魅力与特色所在。”黄晶蓉说。

在丝毯织造车间里,黄晶蓉和匠人端坐在织机前,一手持小刀、一手扣丝线,手法娴熟地在上百条丝线间飞速穿梭,让人目不暇接。对丝毯织造匠人来说,耐心和眼力直接关系到丝毯的品质。

在30多年的从业生涯中,黄晶蓉不断探索学习,创新天水丝毯的设计理念,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工艺美术作品大赛的创新奖项,参与各类文化艺术品和非遗展示展出,公司的丝毯产品出口到日本和欧美市场,深受用户青睐。

如今,天水丝毯织造技艺和许多传统手工艺行业一样,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扰,为了更好地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黄晶蓉将自己的心得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给徒弟,并且鼓励她们大胆创新和尝试。她说,只有让更多年轻人走近和了解丝毯,让丝毯更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这项古老的技艺才有可能传承和发扬下去。

黄晶蓉从天水新天丝毯有限公司成品展室内走过(4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黄晶蓉在画板上给天水丝毯的设计小稿上色(4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黄晶蓉在天水丝毯织造车间里编织丝毯(4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黄晶蓉在天水新天丝毯有限公司成品展室内查看丝毯成品(4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这是4月14日拍摄的一幅天水丝毯成品局部细节。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这是4月14日拍摄的一块天水丝毯成品。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来源:新华网
艺术家Artist
  • 刘金凯

    刘金凯号蕤山堂主,河北肃宁人,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 范硕

    范硕,字伯峰,号抱莲堂。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钱宗飞

    钱宗飞,1953 出生于河北省阳原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第四、第五届副主席,河北传媒学院教授。

  • 李彦鹏

    李彦鹏,1958年生,河北省深泽县人。第四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版画研究所研究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 王立明

    王立明,1964年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现为河北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美术馆(河北画院)副院长

    陶瓷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