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国红 一抹愉悦秀色

2018-10-17 17:28:24 来源:

 

   红釉在瓷器的颜色釉品种中技术难度是相对比较大的,在宋代之前,红釉可以说是凤毛菱角,在长沙窑中出现过釉下的铜红釉,这也可以算的上是早期釉里红的发端。早在中国农耕文明时期,就崇尚红色,因为红色是血液之色,也可谓是生命起源的颜色。在早期的很多彩陶上,就以红色加以装饰。红釉从元代开始,在不断地演变创造中,传承到今天。在1300度的高温下,以铜为呈色剂的红釉,在烧造中稍有不慎,红色便稍纵即逝。智慧的景德镇工匠就在这转瞬即逝的机会中,将红色牢牢控制,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红釉作品。

   清代时期,红釉品种增多,康熙的郎窑红,豇豆红,年红,祭红,雍正的宝石红,乾隆的胭脂红,窑变红,甚至乾隆盛世时期的仿朱漆,仿剔红,洋红,金红,玫瑰红,盖雪红等等。品类繁复,在清代无疑是百花盛开,推陈出新的黄金之期。 


 

清晚期祭红釉观音瓶一对

  这对大瓶是清代晚期红釉作品。盘口,通体施红釉,釉色均匀饱满,釉面莹润。口沿内施白釉。盘口肩部一下,逐渐往内收,这种造型通常也被称之为观音瓶。底足施酱色釉,圈足打磨粘砂,从底足胎釉结合位置,可以看出施釉较厚。整体器型饱满敦实。这类藏品在清代时期多数被用作书房陈设,放置于桌案之上。这对大瓶唯一瑕疵就是口沿处有小修。作为本次兜藏我们为您精选的红釉之一,无论从价格还是品相,都具有十分的亮点。

 

清中期红釉笔洗

  这件藏品为清代中期祭红釉笔洗,呈镗锣式样,因此也被称之为镗锣洗。这个造型也是清代时期非常经典文房款式,器身内外通施红釉,因高温烧造,红釉釉色润泽厚重。近足部釉水尤为肥润,整个器物周身,细看会呈橘皮纹样,颇具玩味。圈足,修足精细规整,底部施红釉。由于是文房传世品的缘故,保存完整,全品无伤,作为案头佳器,无论是收藏还是把玩,或者实用。也是一件非常雅致的藏品。作为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说,特别是入门级的藏友,非常值得推荐。

据新浪收藏网  佚名/文

来源:
艺术家Artist
  • 刘金凯

    刘金凯号蕤山堂主,河北肃宁人,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 范硕

    范硕,字伯峰,号抱莲堂。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钱宗飞

    钱宗飞,1953 出生于河北省阳原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第四、第五届副主席,河北传媒学院教授。

  • 李彦鹏

    李彦鹏,1958年生,河北省深泽县人。第四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版画研究所研究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 王立明

    王立明,1964年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现为河北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美术馆(河北画院)副院长

    陶瓷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