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国的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是中国的法定假日,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地区均订为法定假日或公众假期。国庆期间,中国全国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迎接国庆的到来,我们梳理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典礼的精彩瞬间,让广大网友和我们一起重温翻开中国历史新篇章的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图为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新华社记者陈正青摄(资料照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1949年10月1日,首都群众在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新中国空军的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
在城楼上,毛主席胸前绸条上可见“主席”两个字
1949年开国大典那一天,周恩来4天4夜没合眼
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开国大典上
新中国开国大典中的“第一”
第一面五星红旗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1949年7月,新政协筹备会向全国及海外发出了征求国旗等方案的启事。上海滩一位33岁的青年从报纸上得到消息后激动得彻夜难眠。他的名字叫曾联松,在上海一家经济通讯社当编辑。7月,曾联松在一间斗室里设计出一张又一张国旗草稿。他从人们常说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了灵感,又联想到红军头顶的五角星,脑海中闪现出一幅画面:以一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以四颗小星象征广大人民群众,每颗小星各有一个角对准大星的中心,形成“众星拱北辰”的格局,寓意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各族人民围绕在党的周围。旗面为红地,五星呈金黄色,体现出中国人民的文化特征,犹如红霞一片,金光灿烂……
第一次实况转播
丁一岚、齐越。图片来源:解放军报
在天安门城楼的西侧城台上,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丁一岚、齐越正在充满激情地进行现场广播。详细>>
第一幅毛主席画像
毛主席画像。
天安门城楼大殿的东山墙下搭起了一座6米多高的杉木架子。北平国立艺专实用美术系教师周令钊带领他的学生、助手陈若菊等,正站在高架子上绘制毛主席巨幅画像:毛泽东头戴八角帽,脸部稍侧,目光仰视,微带笑容,显露出高瞻远瞩的伟人气质。原照片是新闻摄影局的郑景康1945年6月在延安时拍摄的。照片上毛主席身穿的粗呢子制服还是在延安大生产后王震的359旅战士为毛主席制作的。这是当时在解放区最流行的一张领袖像,而且是经毛泽东本人亲自选定同意的。详细>>
第一次中外合作拍摄
开国大典现场
政协会议开幕以后,苏联派出的电影团即摄制组抵达北京。这个摄制组阵容强大,由苏联高尔基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格拉西莫夫和莫斯科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导瓦尔拉莫夫领衔,成员包括摄影、制片、录音、照明共30多人。经双方商定,决定合作拍摄两部大型彩色纪录片:一部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侧重从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角度来反映;另一部是《解放了的中国》,侧重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反映。
第一面八一军旗亮相
第一面八一军旗亮相
开国大典——“分列式检阅开始!”一面火红的八一军旗在掌旗手和四名护旗兵的掌护下,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雄壮节奏,引导受阅方队由东向西阔步而来。这是八一军旗在国庆大典上第一次向人民亮相。
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全体会议
中央人民政府全体会议。
第一支礼炮部队
第一份外交文件
摘自新华网